Sandakan – Organizing a long time “China Association Night” finally kicked off on December 1, a complete success. Sandakan St. Mary’s Cathedral Chinese Coordinating Committee Celebrates its 30th Anniversary Dinner “China Association Night” received support from members of various language groups to open 61 tables, clothing and fragrance, very lively.
(山打根訊)籌辦多時的“華協之夜”終于在12月1日開鑼,圓滿成功。山打根聖瑪莉主教座堂華文協調委員會慶祝成立30周年晚宴“華協之夜”獲得來自各語文組教友的支持席開61桌,衣香賓影,熱鬧非常。
當晚的貴賓有亞庇總教區黃士交總主教、山打根教區Julius主教、Fr.Thomas、Thomas葉為聰神父、SUNNY鍾勝利神父、Fr. David、Fr. Stanley以及Fr. Christopher。籌委會也特別邀請久居外地的華協創辦人出席,當中有Henry孫紫煌兄弟及Michael張智賀兄弟。
華協主席盧姵伶姐妹致歡迎詞說:「感謝所有聚集在這的兄弟姐妹們,與我們一起歡慶三十周年慶典晚宴。今晚,我們慶祝三十年來的成就—理事們的不懈努力、我們的友誼、親密的關系、還有一齊流過的汗水和眼淚。自1988年以來,華協成員的團結一致和自我奉獻的精神,使得華協逐漸一步一步地慢慢成長。今晚的晚宴也特別表達我們對創辦人的感激,感謝他們無私地為華協奉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三十年後的今天,讓我們一齊回顧隨之而來的輝煌曆史和美好時光。在我們慶祝30周年紀念的同時,讓我們也不忘天主賜給我們的恩典和在信仰旅程上的另一個裏程碑,並再次激勵我們大家一齊攜手向前邁進。在過去30年裏,我們清楚看見了團體的增長。我們從不間斷地努力在堂區內與華人教友團體建良好的關系。我們也盡心盡力協調華協屬下的每個小組、並分享上主的愛和福音,為我們的慈母教會服務。當然,如果沒有我們的主教和神父們的支持和領導,這些事都是不可能成就的。我也要借此機會,再次特別衷心感謝所有為這個30周年慶典能夠成功舉辦而付出的理事們。也非常感謝所有贊助商的慷慨支持。最後,感謝大家今晚的參與與出席,沒有你們的支持,今晚的慶典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接著Julius主教致開幕詞說:「我們要感謝天主,因為祂的愛我們今天晚上能夠集聚在這裏。我們也要感謝天主這30年對華協的眷顧。30年是一段漫長的日子。團體的發展也是跌宕起伏的。在這過程中,大家同心合意,一起努力為天主服務。在磨練中,我們被曆練成為更成熟、更堅強的人。也使我們與主的關系更密切。大家在團體內彼此相愛,彼此扶持。華協培育了許多優秀的人才,我們的黃士交總主教就是華協的“傑作”。華協成立30周年慶典的主題:“凝聚˙傳承”也符合我們教區的偉視和使命:以主耶稣為中心,為別人服務。華協在堂區是一個重要的團體,無論在活動或募捐上,都盡心盡力。我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華協能夠繼續地努力,為教會服務。」
主教致詞後,由華協主席盧姵伶姐妹及籌委會主席陳儀鳴兄弟陪同Julius主教進行彩球開幕儀式。彩球亮燈後,主題:“凝聚˙傳承”不斷地循環轉動,象征著華協的使命。隨後,青年團以一首節奏強勁,動感十足的舞蹈《甦醒》,拉開“華協之夜”序幕。
SUNNY鍾勝利神父受邀致辭說到,感謝在山打根聖瑪莉主教座堂4年來教友的支持與愛護,鍾神父也鼓勵教友們繼續支持華協、支持教會。晚餐在鍾神父的餐前禱後隨即開始。
首先播映30分鐘的華協曆史片段,從初創1987年到今時2017年,照片裏的點點滴滴都勾起在場大部分人的回憶。接著有主日學的舞蹈《有主在我船上》;歌德音樂中心的老師和學生們的弦樂合奏《Glorious King》、《This Little Light of Mine》;聖母軍及歌詠團的歌唱《活出愛》、《恩典的記號》;聖馬爾谷堂的戲劇《回家》;同禱會、特別禮儀組和婦女組的歌唱《主是葡萄樹》、《愛˙傳承》。所有的節目都有連貫,象征著華協的各個時期。
《有主在我船上》象征著華協的初創時期:由於資源的匱乏,經驗的不足,團體也面對許多困難,好像一艘航行在海面上的船只。大風大浪使得我們東倒西歪。但是因為有主耶穌在這艘船上,一切的困難都可以面對。有主在我們的船上,我們就不怕風浪,因為我們深信主耶穌必會為我們平息風雨,讓我們的船可以安穩地前進。
《Glorious King》、《This Little Light of Mine》象征著在發展期中的華協:
在發展的過程中,團體中也有紛爭和矛盾。主耶穌把苦難留在我們身邊是要我們學習完全的順服。祂把紛爭和矛盾留在團體是要我們學習真正的謙卑和彼此相愛。這一些困難,都不能阻礙華協的發展。天主給了我們一個不平凡的身份,那就是天主的兒女,在黑暗痛苦中彰顯祂的光榮是我們的使命。主的亮光照耀著我們,指引著我們,使我們不至于迷失方向。
《活出愛》《恩典的記號》象征著現在的華協:
一個基督徒要成為天主的勇兵,團體和教會要成為戰勝世俗的強大軍隊,必須經過天主的嚴格考驗。經過了風雨的洗滌,當我們學會了謙卑、順服和彼此相愛時,就是天主大大使用我們的時候。耶穌的愛激勵我們,敞開我們的生命,讓我們能為別人服務。主耶穌是我們永遠的依靠,走過的路,有歡笑也有淚水,將成為主恩典的記號。
《回家》是講述一個人因為某些原因離開了主,離開了教會。在他生命最後的日子裏,悔改了,回到主的懷抱,不但如此,還影響了其他的人重新找回他們的信仰。這象征著我們的福傳的精神。我們把福音的種子不斷地播下。縱然有被遺忘的時候,但是福音的種子已播下了,主必使它萌芽生長。主耶稣也會把我們凝聚在祂的葡萄園裏,讓他的愛可以傳承下去。
《主是葡萄樹》、《愛˙傳承》象征著華協未來的展望:
耶稣以自己的體血,把我們凝聚在祂的奧體內,分享同一個餅及同一杯酒。主是葡萄樹,我們是枝條。離了主,我們什么也不能做。華協各小組都是主的葡萄園裏的工人,大家同心協力為主工作,服務教會。大家彼此相愛,彼此扶持,把天主的大愛傳播出去,傳承下去。因此我們可以在主內共融。 我們的信念是“一個團體, 一個教會,一個信仰”。
其他的環節尚有:幸運抽獎、頒發華協30 周年紀念特刊封面設計獎于得獎者Winnie 莊佩欣姐妹。
一項簡單但具富意義的贈送榮譽獎予華協創辦人,由華協主席盧姵伶姐妹代表贈送。華協創辦人如下:Henry孫紫煌兄弟、Michael張智賀兄弟、Joseph陳耀慶兄弟、Jerome陳興勳兄弟、Philip鄧漢維兄弟及Michael黃士南兄弟。爾後,主席盧姵伶姐妹邀請Julius主教及創辦人一起進行切蛋糕儀式.
節目尾聲,所有演出人員及華協全體理事上台謝幕,並邀請Julius主教及黃士交總主教。“華協之夜”在黃士交總主教的降福及結束祈禱后圓滿落幕。
Article reproduced from Diocese of Sandakan